梨鄉逢盛世,梨花香雪海。4月6日上午9時30分,隰縣第三屆梨花節在臨汾市隰縣開幕。國內投資企業和客商、省市攝影協會、文學愛好者、新聞媒體記者,相聚梨鄉隰州,盡享梨園風光,沐浴梨花春色,洽談項目投資,為加快隰縣對外開放、梨果富民、轉型跨越營造濃厚氛圍。
梨花香萬里 農民奔小康
隰縣第三屆梨花節以 “梨花雪海、小康未來”為主題,由山西隰縣天天飲料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從4月6日到4月11日,為期6天,包括招商引資洽談及集中簽約儀式、臨汾市首屆 “梨花電視獎”戲曲大賽啟動暨文藝戲曲匯演、 “梨鄉風韻”攝影展、攝影家和文學愛好者聚集隰州采風活動、梨果專家論壇、 “魅力隰州一日游”等六大活動內容,旨在以梨花為媒,以文化為內涵,以系列活動為載體,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清純秀美的梨園風光,實現由單純賣梨果到觀賞梨花、提升文化、壯大產業、梨果富民的新跨越,加快農民增收致富達小康進程。同時,通過全方位、多元化宣傳和展示隰縣梨果產業和旅游資源,以節揚名,以節交友,以節厚文,以節活縣,進一步彰顯魅力隰州新風采,打造 “中國金梨之鄉”對外開放新形象。梨花節期間,共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達120億元,達到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效果。
隰縣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并且無污染,發展梨果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農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命名的 “中國金梨之鄉”、 “中國酥梨之鄉”,尤其是被專家譽為 “中國第一梨” 的玉露香梨聞名遐邇,譽滿天下。近年來,隰縣連年深入開展 “梨果提質年”活動,全縣梨果面積達到32萬畝,總產量達到4億斤,總產值達到4億元。去年僅梨果一項,農民收入就達到4000元,以玉露香梨為龍頭的梨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今年,隰縣縣委、縣政府經過廣泛調研、科學論證,提出了“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的奮斗目標,從今年開始,堅持每年新栽2萬畝,高接換優2.5萬畝,長抓 “四配套” (果水配套、果肥配套、果與林下經濟配套、果與科技配套),短抓 “六環節” (栽、接、管、防、儲、銷),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3萬元以上。全縣上下一致認為, “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這個路子選得對,目標認得準,決心下得硬,廣大果農搶栽快接玉露香梨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文化深厚藏古韻 魅力隰州展新姿
古老的隰州,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春秋時期,曾是晉文公重耳的封地,后漢劉淵遷都于此,素有 “三晉雄邦”、 “河東重鎮”、 “晉西首埠”之稱。隰縣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著名的紅軍東征、午城戰役、晉西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這里,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徐向前、陳賡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下了光輝足跡。隰縣地下蘊藏著煤、煤層氣、白云石、大理石、花崗巖、地熱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含煤面積占到全縣總面積的80%,儲量約120億噸,開發潛力巨大。隰縣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清純秀美的梨園風光,景色怡人的紫荊山、石馬溝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五鹿山,精美絕倫的 “國寶”小西天,氣勢非凡的明代大觀樓,晉西革命紀念館、中國梨博園、龍鳳潭公園、毛主席東征路居地等旅游景點,吸引著八方游客。
今日的隰縣,經濟社會邁大步,轉型跨越競風流。近年來,勤勞智慧的隰縣人民,大力發揚 “敢為人先、艱苦創業、眾志成城、決戰絕勝”的隰縣濱河路精神,爭先進位,突出實干,強勢推進“366”、加快建設新隰州,在2012年度綜合考核中,隰縣在臨汾市19個縣市區中脫穎而出,摘得了第一名的桂冠,獲得市委、市政府500萬元重獎。上級領導對隰縣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去年3月21日省委書記袁純清同志在隰縣調研時高興地說: “來隰縣調研,我有兩個感覺。一是城市建設成效明顯,變化非常大;二是梨果產業抓得準、抓得好,思路是對頭的、方向是正確的、效果是明顯的。”
發展后勁明顯增強。堅持提升一產、搶抓二產、快上三產,連續五年開展 “項目年”活動,共實施項目398個,總投資達465個億,是隰縣歷史上實施項目最多、發展變化最大、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山西正佳煤業、午城酒廠、隰州天天飲料等一批重點工業企業,成為轉型跨越的重要支撐。總投資50個億的隰縣黃土工業循環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在抓緊洽談。去年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1個億,跨入全市“財政收入億元俱樂部”。今年年底霍永高速將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明年中南鐵路將全線貫通,現代大交通格局即將形成,后發優勢更加凸顯。
城鄉變化翻天覆地。五年共實施城市建設項目70多個,總投資23個億。以打造 “20里紫川河新型經濟文化帶”為龍頭,強勢推進“大縣城”戰略,在到位資金不足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兩年工期僅用八個月時間就建成了20里濱河大道,縣城面積由6平方公里擴大到12平方公里。新建和改造了11條街9座橋13個公園 (廣場),縣城“四縱十一橫”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大力整治城鄉環境衛生,連續四年榮獲山西省十佳衛生縣城,去年又被評為山西省 “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先進縣”。
人民幸福指數實現更大提高
新建教師周轉宿舍4095平方米,新建、改建學校食堂3300平方米,學校寄宿功能進一步完善;1.2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享受到 “愛心營養餐”;在財力匱乏的情況下,縣委、縣政府擠出300多萬元,為高中學生全部減免了學雜費。高考四年四大步,去年再創歷史新高,二本以上達線115人,高考和中考達線率都在臨汾市東西山十縣排名第二。縣醫院達到 “二級甲等”標準,急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中醫院建設項目主體建設完成。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兩輪 “五個全覆蓋”惠及千家萬戶。
文化旅游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大型抗戰題材電影 《血戰午城》榮獲山西省 “第十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晉西革命紀念館落成開放,國寶小西天、中國梨博園成為國家4A級景區。繼孟佩杰、來虎平榮獲全國道德模范之后,馮廷記、宿全保又榮登 “中國好人榜”,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
站在新起點,再謀新跨越;農民大增收,小康大步走。活力迸發的梨鄉、開放跨越的隰縣、敢為人先的十萬梨鄉人民,正以新的姿態、新的面貌,深入開展梨果提質、項目推進、城鄉管理、交通建設和作風轉變 “五個年”活動,把一個“富裕文明、和諧幸福、山川秀美”的新隰縣展示在世人面前。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qdwl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