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臺北綠色城市治理
前言
臺北市北、東、南三面環山,山丘區域占全市面積約55%,盆地中央又有淡水河系蜿蜒穿越。在相同緯度的城市中,臺北市的生態兼具風、火、山、林、水之特色。作為臺灣首善之區,臺北市為眾多空間政策制度建立之先驅,自20世紀永續發展成為國際關注的議題以來,“生態城市”“親山親水”“綠色運輸”等規劃理念即被廣泛討論與應用。"生態城市""親山親水""綠色運輸"等規劃理念即被廣泛討論與應用。
雄踞淡水河口的兩座火山是臺北最具戲劇性的自然地景(攝影:王秀娟)
21世紀的臺北市已是成熟穩定的都市,在全球化與在地化均需兼顧的趨勢下,其發展定位為與全球生產網絡接軌的節點城市,同時必須與可持續城市與市民城市有效結合。2010年臺北成功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展覽期間展現的城市活力極大地提升了市民的榮譽感,城市焦點空間也凝聚了民眾的關注與共識,充分展現市民的參與能量與熱情。雖然舉辦國際性大型活動作為重大市政建設的推動目標,容易在短期內集中建設公共設施,帶動舊市區更新與新市區開發,提升城市知名度與競爭力,但對長期發展而言,如何善用都市再生策略并導入綠色基礎設施與綠色科技以成就市民可感知的綠色城市環境則更為重要。
展示青年學子創意的設計展(攝影:王秀娟)
編輯:tianjuan
相關閱讀
對話大師:綠色城市的建設與青年設計師的培養
2017年9月2日晚,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在哈佛大學景觀系前系主任、設計研究生院終身教授尼爾【詳細】
在我國開展綠色城市工作的構想
為應對氣候變化,長期以來我國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為全球節能減排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促進城市的綠色發展仍然有許多工作可以繼續深入。在諸多措施中,開展綠色城市工作,進行【詳細】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調研全市林業碳匯工作
近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黨組成員、紀檢監察組組長程海軍等到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國際合作辦)調研全市林業碳匯工作情況。【詳細】
成都高新區構建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成都正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按照“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成都高新區正加快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游園、微綠地“全域增綠”五級城市綠化體系,鋪就一張成都高新的“綠色地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