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的通知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積極響應北京市“花園城市”建設的倡議,打造北京“花園城市”的示范區,城市綠色發展的新名片,特舉辦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具體事宜如下:
一、競賽主題
花園城市·美好生活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延慶區園林綠化局、北京世園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支持單位:園冶杯城市設計中心、北京林業大學
承辦單位:北京世園林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三、競賽選址及創作方向
在延慶區內選取7個地塊,分別對香水苑公園水系景觀、玉皇閣大街花園大道示范段、江水泉公園入口景觀、格蘭公園休閑景觀、百泉公園運動花園、夏都公園體驗花園、萬柳園野趣藝術巢進行設計提升。
設計創作鼓勵方向和宗旨:
花園場景打造:圍繞北京市提出的花園城市的場景建設,小切口或獨特視角開展創意設計,充分展示設計對功能改善、品質提升的導向作用,體現設計對響應不同人群需求,增強趣味性、藝術性、參與度和幸福感。
鼓勵技術變革:鼓勵設計與新技術、新產業、新需求相融合,鼓勵擁抱智慧感知、虛擬增強現實等新技術變革,探索面向未來的公共空間、公共服務等集成創新的設計模式。
踐行種業振興:結合景觀基底,選擇植物品種充分考慮落地建設及后續維護,設計中考慮利用北京市國家級林果花草種質資源庫中的綠化、園林相關植物種質資源(可參考北京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延慶區公園地被植物圖鑒》、2024年公布的《北京市重點保護天然林木種質資源目錄》等),注重鄉土樹種、彩葉樹種、食源樹種以及北京市研發水平居領先水平的優良植物、花卉品種,選用和設置更多適應北方環境的綠化植物,以多年生宿根花卉為主,少時令性花卉,在花園景觀打造中促進花卉種業創新與花卉產業發展。
重塑時代文化:鼓勵彰顯時代風貌、創造令人向往的設計作品,助力優質文化服務供給,為廣大市民、游客帶來園林藝術的極致享受,調節都市快節奏生活,激發內心積極正面情緒。
四、報名與作品提交
1.參賽對象
競賽以北京花園城市場景打造為主題,以實際環境作為基底,面向國內外規劃、建筑、景觀、藝術設計等方向的青年設計師、藝術家、在校師生以及跨專業、跨學科從業者,征集有創意的城市綠色空間更新方案。競賽鼓勵參賽者在設計范圍內自主選點、自發研究。題目與功能自定,但需呼應基地現狀,并對可實施性有合理化考慮。參賽作品將有機會落地,具體實施由當地政府決定。
2.競賽方式
(1)參賽者自由報名、公開競賽,可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每組成員不超過5人,并確定1名組長,在校學生則指導教師不超過2名。
(2)參賽者可以一個獨立作品或一個系列作品參賽。接受多個作品參賽。系列作品是指同一主題下的系列創作,不鼓勵生產型導向的重復拼湊。
(3)所有參賽者均需登錄園冶杯官網進行網上報名。
3.報名方式
院校報名:參賽學生經指導老師同意后,于報名截止日期前,小組主創人員登錄競賽官網進行網上報名。
設計師報名:主創設計師于報名截止日期前登錄競賽官網進行網上報名。
4.作品上傳
所有參賽作品主創人或主創設計師需按網絡提交要求在官網上傳參賽作品并進行網絡展示。評審用圖及電子版版權說明書一起上傳云盤,然后在官網后臺上傳云盤鏈接及提取碼。
5.作品要求
(1)以花園場景打造,積極擁抱新技術變革,探索面向未來的公共空間、公共服務等集成創新的設計模式。注重品質提升、注重游客需求,體現時代文化,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與方案設計。
(2)A0圖紙:每組作品一幅A0大小豎向排版圖紙(兩邊各留2cm),分辨率為300dpi,JPG格式,其中包括:總平面圖、鳥瞰圖、節點放大圖、分析圖若干,5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組合于圖面之中)。
(3)有實體模型的作品可另附照片。
(4)競賽官方語言為中文和英文(標題和主要設計說明的使用語言中必須包含英文)。中國參賽者提供中文和英文雙語圖紙;國際參賽者提供英文圖紙。
6.參賽者需考慮方案的創新性、地域性、可持續性、落地性。
7.作品必須由參賽者原創,若發現抄襲現象,一經舉報核實取消參賽資格。
8.參賽者擁有參賽作品的版權,但競賽主辦方有權行使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參賽作品評審后不退回參賽者。主辦單位有權使用所有參賽作品,包括任何形式的出版、展示和評價。
9.參賽者須遵守本競賽內容及競賽規則,主辦單位對競賽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10競賽詳細資料請報名后在官網后臺進行下載;獲獎作品將進行展覽展示。
五、競賽時間
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8月20日
提交截止時間:2025年9月1日
評審時間:2025年9月3日-7日
頒獎時間:2025年9月12日-20日
六、競賽評審
1.專家評審:
競賽將邀請行業專家學者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7個,鼓勵獎若干。獲獎作品根據實施計劃由當地政府擇優選擇組織深化落地,獲獎學生可自愿報名到北京世園林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實習。
2.獎項設置
一等獎1個:10000元(含稅)/作品、北京世園現場考察實習劵。
二等獎3個:5000元(含稅)/作品、北京世園現場考察實習劵。
三等獎7個:2000元(含稅)/作品、北京世園現場考察實習劵。
榮譽獎若干,北京世園現場考察實習劵。
優秀指導老師獎:對高校報名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指導老師,頒發“優秀指導老師獎”證書。
優秀組織獎:對競賽積極組織集體報名的高校和團隊,頒發“優秀組織獎”證書。
六、聯系方式
1.報名、作品提交
競賽郵箱:yyb@www.qdwlx.cn
競賽官網:www.yuanyebei.com
聯系人:沈老師
聯系電話:+86(0)10-88360800
2.獲獎
郵箱:bjsylk2024@163.com
聯系人:陶老師
聯系電話:13811189506
附件1:競賽選址地塊信息
1.香水苑公園
始建于1990年,其前身為石河營村的稻田和魚池,因城市發展需要建為公園。公園總面積135畝,其中水面積18畝,現為集游樂、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提升要求:圍繞現有雨水基坑、積水池,打造“雨水樂園”微景觀:用生態駁岸優化積水區,結合周邊亭子,搭配植物,既保留自然雨水收集功能,又滿足孩子親水天性。
2.玉皇閣大街
提升要求:
聚焦道路兩端視線遮擋問題,清理端頭過密綠植,改用低矮地被+ 造型球類灌木,保證行車視線通透。破解色彩單一,在隔離帶或人行道邊緣,選擇耐修剪、適應性強的品種,既豐富色彩,又減少管護壓力。解決社會車輛停放綠化帶上問題。
3.江水泉公園
地處延慶城區北部,南鄰八達嶺溫泉度假村,公園建設融跌水、涼亭、園橋、噴泉和燈飾為一體,形成花朵天堂、水溪石玩溪流、木蔥草榮山林、鱗躍雀舞花港、明鏡秋色平湖等七大景區,建有音樂、聽溪、葉語、弧旋、觀景臺等十個廣場。
提升要求:針對“入門眼前一亮”但宿根植物花期短、現狀“禿”的問題,重構門區500平米核心景觀:以“四季有景”為目標,為基底,強化記憶點。避免“最低標準漏地”提升整潔度與生態性。
4.格蘭公園
建于2021年,為延慶區全齡友好公園改造工程,旨在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為不同年齡段的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
提升要求:針對“單調、層次不足”,在老年人活動集中區(如步道周邊)打造“圍合式花境休憩區”,結合“居民多、徒步需求”,增強景觀趣味性。
5.百泉公園
位于百眼泉村北、南新堡村東,東臨南菜園住宅小區,占地135畝,建筑面積700平米,公園建設以體現自然生態為設計理念,以地形起伏、山勢蜿蜒環抱為骨架,配置自然植物群落,在自然山勢圍合的空間,最大限度地發揮綠地的功能。2013年升級改造成以“探索正確的人生道路,鑄造思想道德長城”為主題的“德蘊清風主題文化園”。
提升要求:聚焦兒童游樂區與老人活動區周邊500平米,增加兒童滑梯、秋千等游樂設施。解決積水問題,對游樂區周邊場地做微地形改造(坡度引流),鋪設透水磚,搭配耐踩地被(如結縷草)。修復退化植物,替換為氣候適應性強的品種,保留原生喬木根系優勢,維持“貼近市民”的自然氛圍。強化“老人孩子多”的互動性。
6.夏都公園
始建于1995年,被媯水大橋分為東西兩個湖區。園內標志性建筑——媯川寶塔位于夏都東湖公園,還有全國最大的主題雕塑公園,“園藝驛站”坐落在羅馬廣場西側,占地面積約200余平方米,是充分利用公園綠地附屬空間建造的延慶區首家“園藝驛站”。驛站內設三個展區,共計展出多肉組盆、微景觀、水培及土培花卉700余盆,除作為各類花卉以及園藝作品的展示窗口外,還設立了一間園藝體驗活動教室。
提升要求:以“園藝驛站+ 花境體驗”為核心,在園藝驛站周邊500平米區域,打造“可進入的花境步道”——用蜿蜒小路串聯花境,設置互動區,結合生態文明宣傳牌,讓市民“能參與、能體驗”。
7.萬柳園
提升要求:依托“郊野公園、鳥類棲息地”特質,在周邊500平米區域打造“野趣藝術巢”,強化“野趣+ 藝術”提升景觀自然感。
附件2:延慶植物概覽(可點擊下載)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工業遺產如何成為城市更新的“文化引擎”
當前,傳統城市更新正在轉向有機更新模式,文化正在成為其中關鍵變量。近些年來我國城市更新中工業遺產再利用取得了積極成果,但仍存在三對主要矛盾【詳細】
建設國家公園和老百姓有什么關系?
今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改革10周年。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孫鴻雁31日表示,我國已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詳細】
山西:藏在文旅標語里的流量密碼
當一句句文旅標語成為照亮旅途的“流量密碼”,其真正意義早已超越文字本身。山西的系列標語,正是通過巧妙開啟多重文化體驗之門,讓游客在厚重的歷史與靈動的山水之間,尋得慰藉現代心靈的“詩與遠方”【詳細】
在城市更新中提升旅游吸引力
推進城市更新行動,要塑造和強化城市個性提高旅游吸引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