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里江山圖》看包頭的園林審美進階
這幾天,包頭銀河廣場的一方人工“畫境”——《千里江山圖》造景在網絡上爆紅。這座以鋼鐵工業聞名的北疆城市,以如此靈秀的山水意境驚艷亮相,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北國風光,也能如此細膩動人!”
“上下分景”的立體創意塑造“山巒走勢”,耐陰高挑的大花飛燕草斜探出“山澗流泉”的意境,黑心菊、斑葉芒、串蘭、五色梅繪就“小景成趣”的靈動,畫外的小石橋、小石燈與畫中山水相映……用現代園林造景技藝重構古昔傳世名作,這一絕妙的藝術創意和實踐,是包頭城市園林從“功能綠化”向“藝術造景”的范式躍遷。
回望包頭園林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辨識出一條從“普遍綠化”到“精細化園林”的演進脈絡。
上世紀50年代,包頭城區僅有的63棵行道樹遠遠抵擋不住塞北的風。于是,抗旱、耐寒、易成活的楊柳榆,便成為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選擇。
鋼鐵大街兩側的穿天楊防風固塵,包鋼廠前林帶吸附工業污染,如今的阿爾丁植物園當年就是提供苗木的“三苗圃”。這種“功能綠化”雖底色單調且缺乏藝術雕琢,卻迅速為這座干旱半干旱城市扎下了綠色根基。
隨著城市的發展,包頭園林開始突破單一樹種限制,探索更具美感的綠化方式。
1999年建成的銀河廣場,展現出超越功能主義的現代化審美追求,水幕電影、音樂噴泉、激光表演,開放共享的理念植入綠化廣場建設中。
2014年鋼鐵大街景觀道路上首次種植海棠樹,每到春天,層層疊疊抱團綻放的粉色花朵,為這座工業城市增添了無限溫柔爛漫。
如今,“精細化文章”則將包頭園林推向“藝術創作”的新紀元。
錦林公園2000平方米睡蓮綻放如毯,徽派風格墻頭畫盡顯江南風情;勞動公園孔雀草、雞冠花、矮牽牛等花卉和盆栽植物巧妙組合打造節點景觀,下沉式兒童沙坑精心設計成“童心園”;市民公園28處廉潔文化小品與綠地景觀、湖區塑膠跑道與小麗花海交相輝映;建設路、建華路、鋼鐵大街沿線,30處花境描畫四季絢爛……
可見,《千里江山圖》造景的走紅并非偶然,而是包頭園林建設積淀數十年,從“有沒有”到“美不美”的質變。同時,這也讓人們清晰地認識到,精細化園林,已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新籌碼。
然而,新的際遇也意味著新的挑戰。如何通過園林藝術塑造城市辨識度?在實用性與藝術表達之間,如何尋求平衡?銀河廣場的創意就是很好的實踐——不止步于“見綠”,更追求“見美”;不滿足于模仿,更敢于創造。
從防風固沙到藝術造景,這條綠化曲線,指向的不僅是視覺享受,更是城市文明的升華。如果說,當年惡劣的自然環境只給包頭發了楊柳榆這張牌,那么今天的包頭正在這張綠色底牌上,升華出兼具力量與詩意的城市新美學。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海淀區舉辦2025年果樹實用技術培訓
為精準提升全區果園種植技術水平,有力推動果樹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北京市海淀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在中關村科普農莊,舉辦了“海淀區農村實用人才系列培訓”之2025年果樹夏季修剪與管理技術專題培訓【詳細】
“工業+旅游”潮趣滿滿
曾經機器轟鳴、閑人免進的工廠車間,如今正成為游客熱衷探訪的目的地。從承載厚重歷史的工業遺產,到“科技范兒”十足的現代化流水線,再到寓教于樂的研學課堂,“到工廠去旅游”逐漸成為備受歡迎的旅游新風潮,呈現出跨界融合的“新風景”【詳細】
世運會成都開幕,27座場館詮釋“賽在園中辦”
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于7日在四川成都開幕。依托“公園城市”的生態底色,成都在山水環抱間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綠色賽場,將向全世界展示“賽在園中辦、人在賽中游”的獨特魅力【詳細】
碩果飄香·豐涵海淀 | 北京舉辦鮮桃擂臺賽活動
“海淀八月漫桃香,紅潤枝頭綴蜜糖。”為展示海淀區優質鮮桃種植成果,推動果樹產業高質量發展,7月31日至8月2日,區農業農村局成功舉辦“碩果飄香·豐涵海淀”鮮桃擂臺賽系列活動。活動通過評比、培訓及展銷等形式,全面展現了海淀鮮桃的優良品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