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身邊公園”變身城市活力新空間
海淀公園“憩心亭”景觀經過升級改造,變身“討源書屋”,融合了文創、休閑功能。記者 王海欣攝
經過升級改造的海淀公園“憩心亭”,變身“討源書屋”,為公園增加了不少書香氣。記者從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公園綠色消費場景的不斷拓展,海淀區已建成示范性場景28處,累計吸引客流近百萬人次。越來越多的“身邊公園”向“新商圈”轉型,成為市民休閑消費首選地。
午后,順著海淀公園湖岸邊向西南行走,討源書屋躍然眼前。灰屋頂,玻璃墻,木色的牌匾上,“討源書屋”四個繁體字很是古樸,兩側的對聯,上聯是“千峰出翠微”,下聯是“松響舜弦彈”。它們大有來歷,是當年康熙帝為書屋配宇和左室題寫的匾額原文。
康熙二十六年建成暢春園,這以后的幾年中,又在御園西南修建了西花園。歷史上的討源書屋正是西花園主殿,曾作為康熙帝皇太子允礽的居室和書房。海淀公園地跨暢春園、西花園等皇家園林遺址。在建設時,公園特意設計了一處“討源書聲”景觀,并建設了憩心亭。如今,在拓展公園消費新空間的時候,海淀公園對憩心亭進行改造升級,借“討源書屋”之名使其得以“重生”,為公園增加古韻書香。
走進書屋,原木色的屋頂和書架,一排排書籍以玻璃窗外的綠意為背景,更顯雅致。這里不僅有人文社科、生活美學等各類書籍,還有手作擺件、創意產品等,為游客提供豐富的消費選擇。
自2023年10月將管理用房部分空間拓展為無界咖啡以來,海淀公園又陸續引入了提供鮮花、花飲、閱讀和中式茶飲服務的點位。讓公園不僅是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和現代園林的承載地,更成為融合咖啡香、書香、花香的消費新場景。
元土城遺址公園里的“茶咖敘”、北極寺公園里的MOWU書局、京張鐵路遺址公園里的1909火車餐廳……記者從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獲悉,截至目前,海淀區已建成示范性場景28處,累計吸引客流近百萬人次,帶動相關話題在網絡平臺曝光量超20萬次,預計今年年底公園里的綠色消費場景將拓展至40處,推動公園從單一生態休憩空間,向融合生態、文化、消費于一體的城市活力新空間全面轉型。
“遵循‘一園一策、一園一品’原則,我們將深度挖掘公園生態稟賦與文化底蘊,打造‘沉浸式自然消費’‘文化體驗消費’和‘綜合生活體驗’三大類場景,形成多個特色品牌,實現‘建得多’與‘建得精’的雙重突破。”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6年海淀區將聚焦現有公園服務覆蓋缺口、人群需求差異及功能補位需求,有針對性進行布局,豐富消費場景類型,從“點上出彩”向“全域提質”延伸,讓綠色消費場景更貼近市民生活、更契合多元需求。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新疆鐵門關:戈壁灘上崛起“公園城市”
以綠為底,向美而行。自2012年掛牌成立至今,短短10余年間,這座戈壁灘上的軍墾新城,已然書寫出生態蝶變的壯麗篇章。如今,鐵門關市公共綠化面積達8272畝,綠地率達4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9平方米【詳細】
2025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評審結果公告
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各高校和設計師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參賽作品經評審委員會評選評議和社會公示,結果無異議。現將獲獎名單予以公告。【詳細】
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公布
迎接新中國生日,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沿線年年擺花。昨天,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今年的花卉布置方案,18米高的巨型花籃處處彰顯和平的愿景,預計在10天后完工【詳細】
古典園林如何做到“無水似有水”
“旱園水作”是我國古典園林中的一種造園技法,指在無水或缺水的環境中,通過隱喻、地形處理、鋪裝設計等手法,營造出水的意境,使人產生關于水的聯想,達到“無水似有水”的藝術效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