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徽: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12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座談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重要指示,部署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蒙徽強調,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重要大事。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辦事情,把中央大政方針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王蒙徽認為,老舊小區改造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改善小區環境,延續歷史文脈,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王蒙徽指出,為更好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在15個城市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目的是探索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的新模式,為推進全國老舊小區改造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王蒙徽強調,試點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激發居民群眾熱情,調動小區相關聯單位的積極性,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明確重點內容。要順應群眾期盼,先民生后提升,明確近遠期老舊小區改造的重點和內容。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做到精準施策。結合本地和小區實際,共同制訂科學的改造方案。
王蒙徽要求,試點工作要著重探索4個方面的體制機制。一是探索政府統籌組織、社區具體實施、居民全程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作用,在老舊小區改造各環節充分反映居民需求。二是探索居民、市場、政府多方共同籌措資金機制。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采取居民、原產權單位出資、政府補助的方式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三是探索因地制宜的項目建設管理機制。強化統籌,完善老舊小區改造有關標準規范,建立社區工程師、社區規劃師等制度,發揮專業人員作用。四是探索健全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管理機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導業主委員會或業主自治管理組織,實現老舊小區長效管理。
王蒙徽最后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拼搏向上的精神、扎實苦干的作風,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我們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廈門市老舊小區改造情況,廈門市等城市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經驗。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主持會議,試點城市所在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人,各試點城市人民政府及老舊小區改造主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關于開展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的通知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市為目標,積極響應北京市“花園城市”建設的倡議,打造北京“花園城市”的示范區,城市綠色發展的新名片,特舉辦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詳細】
工業遺產如何成為城市更新的“文化引擎”
當前,傳統城市更新正在轉向有機更新模式,文化正在成為其中關鍵變量。近些年來我國城市更新中工業遺產再利用取得了積極成果,但仍存在三對主要矛盾【詳細】
建設國家公園和老百姓有什么關系?
今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改革10周年。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孫鴻雁31日表示,我國已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詳細】
山西:藏在文旅標語里的流量密碼
當一句句文旅標語成為照亮旅途的“流量密碼”,其真正意義早已超越文字本身。山西的系列標語,正是通過巧妙開啟多重文化體驗之門,讓游客在厚重的歷史與靈動的山水之間,尋得慰藉現代心靈的“詩與遠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