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城鎮化建設孕育投資機遇
在2018中國特色小鎮博覽會上,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城鎮化的發展要以公共財政作為支持后盾,同時也有利于拉動交通基礎設施、生活配套、產業園區等多方面的投資,影響著多個行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發展的快速階段,賈康認為,“城鎮化可吸引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有利于拉動當地整體投資情況,其中涉及到交通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商業配套設施、產業園區等個領域。”
賈康對城鎮化過程中的投資情況也給予了一些建議,“特色小鎮的建設要注重創新和差異化,形成自身不可替代的‘特色’;借‘互聯網+’的東風,傳統產業園、商業模式要注重線上線下結合呼應,以應對新的挑戰;積極對接PPP創新機制、產業新城運營、連片開發模式等。”
對于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重點投資領域,賈康認為,“從投資主體的角度出發,未來幾年需要尋找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投資項目,包括智能化園區、教育和職業培訓、環保產業、養老產業、特色小鎮建設等。”
推進新型城鎮化還需要公共財政的支持。賈康表示,“推進以‘市民化’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必須要以公共財政作為支持后盾,一是要在財政支持方面通盤統籌,優化供給結構;二是做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規劃先行,多規合一,做好頂層設計;四是積極發展PPP新機制,拓寬資金來源,形成放大效應。”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關于開展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的通知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市為目標,積極響應北京市“花園城市”建設的倡議,打造北京“花園城市”的示范區,城市綠色發展的新名片,特舉辦2025年北京延慶“花園城市”設計競賽【詳細】
工業遺產如何成為城市更新的“文化引擎”
當前,傳統城市更新正在轉向有機更新模式,文化正在成為其中關鍵變量。近些年來我國城市更新中工業遺產再利用取得了積極成果,但仍存在三對主要矛盾【詳細】
建設國家公園和老百姓有什么關系?
今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改革10周年。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孫鴻雁31日表示,我國已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詳細】
山西:藏在文旅標語里的流量密碼
當一句句文旅標語成為照亮旅途的“流量密碼”,其真正意義早已超越文字本身。山西的系列標語,正是通過巧妙開啟多重文化體驗之門,讓游客在厚重的歷史與靈動的山水之間,尋得慰藉現代心靈的“詩與遠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