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三眼井亮出八個“整院”
“木里木外”藝術展廳。
首開首院文化金融產業園。
景山書社。
經過兩年多建設,作為東城區皇城景山街區片區式綜合更新試點,毗鄰景山的三眼井片區通過恢復性修建亮出8個整院、1個共生院,并陸續對外開放。同時,位于皇城景山街區的首開首院文化金融產業園改造完成,園區還重張了百年前由顧頡剛、朱自清等人成立的景山書社。
退租院落變藝術展廳
景山公園東側,三眼井胡同72號院通過恢復性修建,變作一家名為“木里木外”的藝術展廳,前不久對外開放。這是一座三進四合院,整體保留了老門樓、老梁柱等四合院原有建筑,但庭院、房間的設計又是現代化的:半開放書房、太湖石形狀的金屬藝術裝置……既古典又現代。
“‘木里木外’是一家以藝術、家居為主題的東方美學空間,院內陳列的畫作、燈具、茶案、藝術品、服裝等既是藝術展陳,也對外售賣。”主理人邵葉介紹,這座三進院面積達1600平方米,“木里木外”致力于構建“有溫度的人居哲學”,“這與老城四合院‘圍合而居’的氛圍相契合,也是我們落戶這里的原因。”
與72號院整院煥新不同,三眼井胡同68號院落則變作了共生院——留下的居民與文化復合空間共存共生,起名“井空間”。空間內有“井咖啡”,深棕色的大梁高柱、木質桌椅、暖光氛圍燈……白咖夜酒,幽靜愜意。此外,還有“胡同美術館”,延展胡同文化,接待游客、服務街區入駐企業,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將復制推廣整院樣板
2021年9月,皇城景山街區申請式退租和恢復性修建項目啟動,歷經3年多,申請式退租工作全部完成,隨即啟動恢復性修建。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景山三眼井片區作為綜合更新試點,在其中選取9個院落劃定為“啟動區”,于2023年3月10日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約3056平方米,是東城區首個進入恢復性修建階段的退租項目。
這9個院落致力于打造商住辦多功能一體化的業態復合型空間,引入國內頭部文化、高端設計企業,推動街區功能改善,9個院落包括8個整院、1個共生院。
這位負責人介紹,皇城景山街區恢復性修建還在進行中,將以啟動區的9個院落為樣板,形成修繕標準、業態創新、車位配套等模式,復制推廣到整個街區,恢復街區傳統風貌,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推動街區功能改善。
百年前的景山書社重張
在距離“木里木外”不遠的沙灘后街22號院,首開首院文化金融產業園的青瓦灰墻下,陽光透過百年國槐的枝葉,在地面織出光影。這座占地約9000平方米的大院子,是皇城景山街區片區式綜合更新試點的另一成果。
產業園原為首開集團總部辦公地,隨著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開集團將總部遷出首都核心區,對園區進行更新改造,并植入辦公、商業、文化、配套服務等多業態,將傳統辦公樓打造成融合性產業園區。
命名為首院,旨在汲取“皇城史、首開史、大院史”文化元素,其文脈可追溯至百年前。據介紹,1925年,顧頡剛、朱自清等人在該院北門附近成立景山書社,出版的《古史辨》等書籍受到讀者歡迎。
院落改造中,景山書社在園區南門內重張。推開書社大門,落地玻璃窗、原木色桌椅,讓人不禁放慢腳步。眼下,書社正聯袂北大書店在圖書、展覽、活動等領域展開合作。
首院已吸引了國新健康、南方出版傳媒北京中心2家行業龍頭企業,永璞咖啡、麟閣書院、崚云餐廳3家北京首店品牌入駐。整個院子預計今年內將正式開園。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從《千里江山圖》看包頭的園林審美進階
這幾天,包頭銀河廣場的一方人工“畫境”——《千里江山圖》造景在網絡上爆紅。這座以鋼鐵工業聞名的北疆城市,以如此靈秀的山水意境驚艷亮相,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北國風光,也能如此細膩動人【詳細】
北京海淀區舉辦2025年果樹實用技術培訓
為精準提升全區果園種植技術水平,有力推動果樹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北京市海淀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在中關村科普農莊,舉辦了“海淀區農村實用人才系列培訓”之2025年果樹夏季修剪與管理技術專題培訓【詳細】
“工業+旅游”潮趣滿滿
曾經機器轟鳴、閑人免進的工廠車間,如今正成為游客熱衷探訪的目的地。從承載厚重歷史的工業遺產,到“科技范兒”十足的現代化流水線,再到寓教于樂的研學課堂,“到工廠去旅游”逐漸成為備受歡迎的旅游新風潮,呈現出跨界融合的“新風景”【詳細】